来自长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等15个城市以及黄山市的代表日前聚首黄山,召开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黄山峰会”,并达成了“黄山共识”:加强合作,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力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经济圈。
由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组成的长三角都市圈是正在崛起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2001年,长三角都市圈以占全国2.2%耕地面积和占全国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全国24.5%的财政收入。长三角不仅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都市圈之一,也是全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拥有31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17%;拥有全国20%左右的旅行社,其中百强旅行社占全国的1/3;拥有48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2002年,长三角接待海外旅游者750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25%,长三角在全国旅游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长三角本身的实力,如果再联合起周边城市,形成泛长三角区域,那么这个区域必将积聚起强大的进军世界级旅游经济圈的实力。在这种背景和共识下,2003年7月5日至6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等主办,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江苏省旅游局、浙江省旅游局支持,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承办的首届“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在杭州市举行。与会的16个城市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杭州)宣言》,达成了“取消旅游壁垒与进入障碍,建成中国首个无障碍的跨省市旅游区,最终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共识。这次峰会不仅掀开了泛长三角形成的序幕,也开创了中国旅游区域联合的新模式。
今年10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区域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旅游一体化进程,充分整合浙江的山水风光、江苏的园林建筑和上海的都市文明,共同打造“江浙沪”旅游精品线路,并加强同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旅游合作。通过产品整合,联合促销,促进区域内资源、产品的优化,取得共赢的效果。在吴仪副总理考察浙江不久,在首届“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召开1年之际,黄山市人民政府发起组织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黄山峰会”,就进一步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继续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说,“15+1”不是单纯的简单相加,也不是16个城市的机械组合,而是必将产生乘数效应的区域联合。“15+1”既有历史文化的同缘性,也有旅游资源的互补性,上海的国际都市风采,江苏的园林风光,浙江的西湖美景和人文历史,黄山奇丽的山岳风光和悠久的徽州文化,这些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只要我们联合得好,就一定能够打造出具有震撼力的国际著名品牌。在“15+1”黄山峰会期间,黄山市作为“1”而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黄山市市长李宏鸣认为,黄山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的资源一旦和长三角整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黄山借助“15+1”这个平台融入长三角后,无疑将成为长三角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现在共同打造的“三名”线(上海名城、杭州名水、黄山名山)不仅可以用一条历史文化的脉络联系起来,而且比起“北京-西安-桂林”来,在交通上和地域上更具优势,只要我们合作成功,这条线一定能同“北京-西安-桂林”一样,成为国际游客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黄山峰会期间,16个城市以及新加盟的金华、上饶、景德镇、池州四市达成了《黄山共识》,主要内容有:一、继续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意识。二、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的主要举措,(一)建立畅通的旅游交通系统,逐步取消或降低道路收费的门槛。(二)共享旅游信息;(三)开放旅游市场;(四)消除旅游服务障碍,取消国内旅游强制性地陪制度,允许旅行社对旅游团队实行组团、接待一条龙服务;(五)建立旅游投诉处理一体化机制。三、完善长三角旅游城市论坛机制,论坛大会每年举办一次,原则由发起的16个城市轮流举行。如条件允许,可同时在举办地举行“长江三角洲旅游交易会”。论坛大会允许大长三角范围内的其他城市参加,原则上新加入的城市为地级以上(含地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