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新网首页 >> 经济 >> 经济视点
旅行社“特色”救市
2005-01-31 08:57:21.623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实习生张起花 赵越  进行评论

    鸡年春节旅游已进入倒计时,春节黄金周如何度过又成了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

  根据笔者的调查走访发现,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今年春节黄金周旅游呈现出几个新的态势。

  东南亚游客分流四方

  往年,东南亚国家由于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办理签证简单易行,成为众多出境游客的首选之地。但今年由于受海啸影响,马尔代夫、普吉岛等地无法出游,加之灾难对公众造成的心理阴影,众多游客取消了东南亚游计划。

  据国内最大的旅游网———携程旅行网日前对3000名年收入在3万元至6万元的网民调查发现,原打算出游东南亚的网民中,近40%的人打算改成国内游,只有38%的人仍然坚持出境游,但这些人的线路大多改为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欧洲游等。在网民们更改的国内游行程中,海南三亚成为首选,达到变更人数的51%,其次是云南的丽江,接近30%。

  在调查中,20%的人未改变东南亚旅游线路,他们期盼享受到“海啸折扣”。

  中国钓鱼台国旅出境游总部的元维总经理告诉笔者,由于受到海啸影响,即便东南亚线路平均价格下调一千到两千元,多数游客还是会取消东南亚游计划。因此,以出境游业务为主的钓鱼台国旅遭受了相当于2003年非典时期80%的损失。近日,虽然有部分持观望态度的游客随着东南亚地区的重建又开始咨询报名,但估计东南亚游的人数将不会有大的转变。

  中国旅行社总社出境部市场企划部负责人顿先生也向笔者说,由于受海啸影响,众多游客放弃了东南亚游,改为国内游或欧洲、澳洲游。他同时表示,其实部分游客对东南亚海啸存在认识方面的误区,据他前几日赴东南亚了解到,只是泰国普吉岛等部分旅游区受影响,绝大多数地方旅游都不成问题。顿先生提示,目前东南亚游平均每条线路价格下调一千元,且机位有很多空缺,今年出游东南亚更方便、更实惠,游客可以充分抓住这个契机,完成自己海岛、沙滩、阳光游的梦想。

  尽管旅行社煞费心机,但消费者看起来并不领情———北京市民王先生一家就放弃了早已打算好的东南亚旅行计划,转而报团准备去欧洲旅游。“自去年九月份欧洲游开放以来,办理签证容易多了。”王先生坦言,印度洋海啸留下的心理阴影一时间难以消除。

  特色路线竞相推出

  东南亚出境游萧条的大势难以扭转,更多的旅行社还是将目光投向了其它国外游线路或国内游。

  据了解,除了海南的海岛游、沙滩游之外,滑雪游线路今年开始旺起来。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春节消费滑雪游项目的人与去年同期相比至少要翻一番。

  国旅总社国际市场部相关人员介绍,国际游方面,他们将在中东线上推出华人在金字塔下过春节的活动,以期吸引众多游客;而在国内游方面,他们将推出山西自驾车游和哈尔滨空调特快游等特色线路。笔者了解到,各家旅行社越来越注重游客的旅游质量,部分旅行社甚至根据游客的实际需求推出了短线精华游,旅游线路短了,但观看的景点、娱乐项目丰富了,从而避免旅程过长给游客造成疲劳。

  对这些东南亚游之外的线路,不少消费者还是认同的。“各家旅行社都推出了特色旅游线路,自己相对来说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春节出去旅游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打算春节去杭州旅游的北京某高校学生张小姐说。

  自助游热度不减

  在去年的海啸灾难中,正是一些自助旅游的游客缺乏必要的联络机制,没有在第一时间获得援助。但据笔者了解,国内刚刚兴起的自助游热并没有因此而降温。携程旅行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游中79%的出游人士以自助游方式出游,短途旅游中自助游比率高达85%,长途游中自助游比率为75.74%。

  北京华堂国际旅行社国内部李先生告诉笔者,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黄金周成了放松身心的最佳时机。所以在旅游上他们更注重观光、休闲和娱乐,注重质量,注重旅游的随意性,故选择自助游的游客还是比较多。

  中国钓鱼台国旅出境游总部元维总经理也表示,由于人们的经济状况、消费观念、个人喜好不同,自助游增多是必然趋势,而且选择自助游的游客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

  北京市民小赵今年春节选择了去山西的自驾车游。他认为这样既避免了春节期间交通拥挤的问题,还可以走走停停,一路观光风景,更重要的是可以省去好多不必要的花销。

  安全仍是核心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各旅行社在提及他们的服务情况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安全两个字。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国内部关小姐告诉笔者,对于国旅而言,安全仍是第一位的,他们将为个别线路,尤其是为老年人多的团队安排陪同人员和医护人员。

  中国钓鱼台国旅出境游总部元维总经理认为,旅行社相当于保险公司,他们将更加周到地照顾游客,时刻注意游客的出游安全,做到让游客满意来,满意去。
[我要揪错] [评论] [推荐给朋友] [加入收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关于本站 | 亚旅联简介 | 会员注册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 客户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 亚太地区旅游联合会中国事业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