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讯 据《中华工商时报》刊文,世界旅游组织透露,中国旅游业2004年排名世界第五。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名为《2004年旅游热点问题点评》的报告点出了2004年中国旅游业出现的十大热点,包括出境旅游、港澳“自由行”、区域合作、红色旅游、遗产保护和利用、嘉年华、经济型饭店、外资旅行社、旅游集团、旅游行政管理等。这十大热点透露出开始步入营销时代的中国旅游业未来将以品牌营销、概念营销、整合营销为发展潮流的趋势。
文章指出,旅游业已经认识到不能再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了,只有大整合才能营造大市场。因此,“区域合作”成为2004年旅游业毫不犹豫选择的战略。各区域旅游一改分散作战的传统,在联合营销策
略的引导下实现了多赢。
文章称,巧打概念牌已经是如今旅游业惯用的制胜招数了。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和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订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认为,至此,“红色旅游”受到了各级政府和业界的积极反响,各有关省市和地区在积极规划,打造精品线路,展开了规模宏大的促销宣传活动。2004年,“红色旅游”真正地红遍了全国。港澳“自由行”与出境游的火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离不开概念营销的手笔。
文章指出,作为舶来品,嘉年华的英文“CARNIVAL”原意为“狂欢”之意。2004年,从沈阳到北京、成都、上海,“嘉年华”成为搅动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力量。特别是2004年7月,投资1.2亿元北京
环球嘉年华,在短短52天里创造了101万的客流量和近1.2亿元的营业收入,并引发了“嘉年华”热潮在全国的掀起。嘉年华的独特运营模式———移动性、专业性、弹性消费、强势品牌具有重要的市场示范意义,无疑对国内游乐园和主题公园提出了挑战。而这一概念的引入,也为含蓄的中国人引入了一种新的娱乐概念。
文章提出,这些营销手段的运用能否在未来的一年继续给旅游业带来好运?专家认为,在步入营销时代以后,整个旅游行业应该对各种营销手段和概念全面的认识。对于类似嘉年华这种独特的经营模
式,学者们指出,不能盲目模仿,要冷静客观看待,并及时总结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