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旅游、农家旅游的兴起,冬季到农村旅游也成为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从一些地方冬季推出的“农家游”情况看,效果很不理想。
于是,如何解决冬季农村旅游的冷清问题,成为各地在开发农家旅游时摆在面前的一个课题。
据了解,栾川、嵩县等推出了腊月体验农家生活旅游活动,让市民到农家看看农民如何准备过年、参与一些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等,这些措施吸引一些市民参加,但从整体情况看,效果很不理想。
是什么影响了冬季农家旅游的效果?从这些地方的情况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取暖。
在农村,冬季(包括初春)最热闹的时候是腊月和正月。而此时气候最为寒冷。农村冬季开发旅游,没有锅炉暖气;受使用成本、线路影响,电暖气不敢开,很难解决取暖问题。
家住涧西区的一位居民说,去年腊月,一家三口到一个景区去体验“农家游”,冻得不行。农家提供了电热毯,但早上一起来,浑身很暖和,脸冻得冰冷冰冷,旅游兴致顿时全无。
还有一些市民说,冬季到农家去旅游,看看雪后景色,感受气氛,本来心情很好。然而,白天还无所谓,一到晚上简直呆不住人。如果取暖问题不解决,肯定不会再去。
一些旅游界人士说,旅游的关键是留住人,让人尽可能居住更长时间,特别是农家旅游,成本低,开销小,如果不能吸引旅游者多住几天,农民通过“农家游”挣钱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让农家的冬季旅游暖起来?
一些市民提出,其实,冬季到农家去旅游,市民对寒冷的程度是有心理准备的。对此,应当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取暖方式,使之成为吸引市民前往的一个亮点。
有的人士建议,可采取农家传统的取暖方式,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火盆、取暖炉都可以使用。可以使市民感受朴实的农家生活,体会农民的艰辛,增强亲切感,以情动人。
有的农民感慨地说,过去生活困难,冬季时间相对较短,农民吃苦吃惯了,想着能够凑合就过去了。现在看来,有了条件,经济状况也允许,还是应当改变冬季取暖状况,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农家冬季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我们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从改善农村冬季取暖条件入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并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冬季旅游的发展。
让“农家游”在冬季热起来,作为农民朋友,也应当着眼长远,从建设住房时就充分考虑取暖问题,把取暖问题作为房屋建设的一项支出,推动农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农村旅游开发乡村,当地政府可以出台扶持政策,对冬季取暖问题进行统一规划,使这个老问题尽快得到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