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新网首页 >> 维权 >> 媒体报道
5大消费陷阱现身黄金周
2006-10-08 17:17:28.37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刘云伶  进行评论

    记者黄金周采访时发现,节日促销陷阱不仅现身于一些大型超市、商场、酒店,而且正向城乡结合部、社区、农村蔓延,极易对维权意识和能力不强的农村消费者和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侵害。 

  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指出,目前迷惑消费者的主要有5种消费陷阱。 

  虚设大奖陷阱。在一些农村和城市的街道上,一些游商采取“赠”礼金券、抽奖券等手段钓住消费者,然后胁迫消费者购物或将消费者引入循环消费的陷阱;有的则通过设置“购物送大奖”的方式,要求顾客购物达到一定金额,就能参加摇珠开奖、箱内摸奖、定期抽奖等活动,以循环不断的蝇头小利引导消费者进行循环滚动式消费。 

  “免费”服务陷阱。一些经营者将商品摆在社区、居民区,采取免费试用、免费看病、免费讲座的所谓“免费”方式诱使消费者接受非免费服务项目或购买商品,如果所购买商品出现问题,消费者根本找不到相关经营者。 

  “消费储值”陷阱。所谓“消费储值”,即消费者购买一些公司的“消费储值”卡,成为持卡消费者,其消费达到一定数额时,可获得高额奖励。由于一些商家片面夸大“消费储值”的额外回报率,一些消费者将“消费储值”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引发了大量为获奖盲目消费、乱购物等非理性行为。此外,一些加盟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会趁机暗抬商品或服务价格,如果支付资金发生困难,将不兑现承诺,消费者的“投资”将难以收回。 

  餐饮消费陷阱。一些饭店、酒家将部分菜式降低价格,同时提高其他菜式的价格;有的在菜谱上标示低价,结算时以高价计账;有的收费时采取不合理的四舍五入法,将“角”部分直接四舍五入为“元”。 

  打折、返券陷阱。商场打折、返券愈演愈烈,但在高返券、低折扣背后的连环消费规则,让消费者不胜其烦。同时,满一定金额获得返券的优惠,通常只在规定的时间、有限的商品范围内,而这些商品通常是不为人们所熟悉的“不透明商品”,往往质次价高。另外,一些商家打折专柜所标原价严重不实,所售商品质量无法保证,且多数没有修理、更换、退货的承诺。 

[我要揪错] [评论] [推荐给朋友] [加入收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关于本站 | 亚旅联简介 | 会员注册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 客户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 亚太地区旅游联合会中国事业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