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瑶
“界江初醒冰排奔涌传春讯,红柳报暖苍岭绵延展画屏。”日前,我区春季旅游产品暨“五一”文旅促消费新闻发布会公布三条春季特色体验线路,以“寻北踏青·兴安有约”为主题,串联自然奇观、民族风情与历史脉络,为游客打造沉浸式北国春之旅。
1“一路向北看开江” 界江沿线的生态与人文交响
从八十里大湾景区至洛古河村,786公里界江之旅串联起多重体验。在八十里大湾感受江水奔腾的壮美,于呼玛县博物馆触摸兴安历史脉络,在鹿鼎山景区沉浸式体验金庸武侠情怀。走进白银纳鄂伦春村寨,可体验猎民服饰制作、桦皮船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聆听“摩苏昆”说唱艺术。途经二十二站古驿道,仿佛能听见历史的马蹄声回响,最终抵达洛古河村,感受“江源第一村”的雄浑气势。
2“冰河红柳报春来” 冷极雪域的生命赞歌
从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出发,冰河与红柳的共生奇观贯穿全程。甘河蓝冰之上,红柳丛丛倒映如胭脂晕染,百鸟翔集的生态画卷令人惊叹;多布库尔河岸,红柳与残雪交织成“冰火之歌”,演绎荒野中的倔强生命力。终点呼中被誉为“中国最冷小镇”,每年春季,呼玛河冰层龟裂成翡翠纹路,两岸红柳如烟似霞,吸引全国摄影爱好者齐聚,用镜头捕捉“冰与火的交响”——这抹嫣红既是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的“倔强使者”,更是欧亚大陆文明迁徙的天然路标。
3“兴安岭上赏杜鹃” 八万里林海的春日调色盘
沿着国道G111寻北大道,从加格达奇区东山的樟子松、杜鹃开始,幸运者可遇“杜鹃映雪”的奇幻景观:粉艳花簇与皑皑白雪同框,如诗如画。飞龙山的石海杜鹃最具风骨,千亩杜鹃在冰川遗址与古人岩画间盛放,诠释“苦寒深处孕华年”的生命张力;新林原林园的古木杜鹃、塔河白桦林的粉霞花海、漠河松苑公园的“吉祥杜鹃”依次铺开,直至北极村原始森林的“幸福杜鹃”,形成纵贯南北的“杜鹃八万里画卷”。
深度体验: 解锁最北春日限定玩法
三条线路之外,游客还可参与8种特色体验:穿越“林海天路”探秘两江源头,在“漠河舞厅”重温岁月故事,与驯鹿互动拍摄森林童话,学制作桦树皮工艺品,品尝现捕的界江柳根鱼,打卡北极村、龙江第一湾等10大网红地,参与29项群众文化活动扭秧歌、赏非遗,在博物馆摄影展中解码兴安文明。
这个春天,大兴安岭以冰河红柳为笺、杜鹃花海为墨,在北纬53°的画布上勾勒出“冷极暖春”的独特诗篇。无论是追寻界江开河的磅礴,还是定格冰河红柳的诗意,亦或是沉浸于杜鹃与古驿的时空对话,三条线路皆以“最北”为笔,为游客书写独一无二的春日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