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看贵州·走进铜仁”两岸媒体联合采风活动拉开帷幕,来自两岸的媒体人从贵州贵阳市出发,抵达铜仁市石阡县,开启了一场寻访非遗文化瑰宝的旅程。
在石阡非遗博物馆,两岸媒体人被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震撼。博物馆以1个人类非遗项目、3个国家级项目为核心,全面展示了石阡深厚的文化底蕴。“看到这个木偶戏就想到我们台湾的布袋戏,”台湾中华时报的吴吉雄说,“我们小时候就是玩布袋戏长大的,由此看来两岸文化都是相似的。”
吴吉雄细致比较了两地木偶艺术的异同:台湾布袋戏有掌中戏和改良版,而这里的木偶头颅较大,需要用柱子支撑,台湾的则是挖洞让手臂操作,这使得表演方式略有不同。他还提到台湾著名的科技布袋戏“霹雳布袋戏”,展现了传统艺术如何与现代科技融合。
作为台湾舞狮传承人的赖翊凡对贵州的非遗保护工作表示赞赏:“我从8岁就跟着父亲学习醒狮技艺,已经坚持了29年。”在大陆,他感受到这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视。他希望通过舞狮这一形式,传承华人的精神与武德。
媒体采风团还参观了石阡非遗文化进校园项目,见证了“石阡木偶戏”“石阡毛龙”“石阡仡佬嘣嘣鼓””等非遗项目如何融入学校教育。这种传承方式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传统文化,比单纯的博物馆展示更有生命力。
非遗文化是沟通两岸的重要桥梁,它让我们找到共同的文化记忆。接下来几天,两岸媒体人还将前往贵州思南县文庙、铜仁幼专非遗中心等地,进一步探索贵州铜仁市丰富的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