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海被党中央、国务院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二十周年,为全面展示北海对外开放二十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取得巨大成就,进一步扩大北海的对外开放,北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12月18-20日举办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开展北海对外开放二十周年庆祝活动,总结过去,展示成就,内树信心,外塑形象,凝聚人心,营造气氛,掀起北海对外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新高潮。
北海是南珠的故乡,是中国著名的珍珠城,“珠还合浦”的美丽传说就发生在这里。早在2000多年前,北海就是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南珠作为中国与海外交往的信物,通过海上丝路走向世界,扬名海内外,赢得了“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美誉。珍珠对北海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是北海著名的城市名片。国家质检总局11月4日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对合浦南珠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使南珠这一著名品牌被纳入了国家强制性保护的法律轨道,为北海南珠的扬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海市于1991年、1993年和1997年分别举办了三届国际珍珠节,均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展示了北海的发展优势和前景,增进了海内外对北海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扩大北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北海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是在北海进一步对外开放二十周年之际、也是在北海全面掀起新一轮大发展高潮的新形势下举办的一次欢乐喜庆、友谊合作的盛会。1984年,继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北海市成为14个沿海城市开放城市之一。这一伟大决策,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开放和北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北海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二十年来,北海市充分发挥“背靠大西南、西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广西建设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战略部署,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出海通道的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作,引进了国内外大批资金、人才共同开发建设北海,实现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以渔业和商贸为主的边陲小城,已经建设成为产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化国际滨海港口城市,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既通铁路、高速公路又有机场和深水海港的城市,投资硬环境进入了中国城市四十优行列。与1984年对外开放之初相比,二十年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7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3倍,财政收入增长了2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8.8倍,人均居住面积增长了4.3倍,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4倍。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4600多家内联企业参与北海的开发建设,投资总额逾300亿元。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378家,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出口总额12.26亿美元,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日本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到北海投资兴业,北海已经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关注和投资和热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北海市进一步确立了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以进来”为重点,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做强做大旅游、高新技术、海洋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在发展中化解遗留问题,通过化解遗留问题促进更大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实现“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北海”的宏伟目标,推动国民经济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掀起了新一轮大发展的高潮。自2000年以来,北海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以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发了新一轮投资高潮:总投资30亿元的银滩中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正在按国际招标产生的规划方案对24公里长的银滩进行建设,一个国际性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已初具雏形;总投资50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北海电厂工程全面动工,一期工程已完工并发电;筹建10年之久的北海出口加工区获国务院批准,首期实现了封关运行;北海大学园区破土动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已签约入园办学;总投资5亿元的北生药业科技园6条生产线全面投产;银河科技建成了年产300亿片的亚洲最大片式电阻生产基地;新奥燃气、万马物业、贝因美、鹏思特、天津德利得等知名企业纷纷进入北海开发建设,世界餐饮业巨头麦当劳、肯德基相继进驻北海发展,此外,800万吨炼油厂、6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签约开展前期工作。园区经济发展迅速,掀起了产业发展热潮;工业园区吸引了泰国卜蜂、恒基伟业、北辰基业、青岛汉缆等60多家知名企业入园,引进资金70多亿元;高新技术园区按“一区多园”模式组建了软件园、电子科技园、海洋科技园、生物制药园和农业科技园5个产业园,形成了以银河、北生、国发、恒基伟业等上市公司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引进高技术企业22家,部分产品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到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以上,支柱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以上。国家给予北海一系列盘活房地产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北海房地产市场全面复苏,拉动了北海城市改造和建设热潮,大量停缓建工程、闲置土地和空置商品房等历史遗留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停工十多年的“烂尾楼”相继开始穿“衣”戴“帽”,全市136个停缓建工程项目复工率达85%以上,明年5月前将全部外置完毕,整个城市到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在这种情况下举办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时机成熟,条件成熟,是人心所向,群众所盼,可以有力地向海内外展示北海的发展与变化、前景与潜力,把一个开放、迅速变化而又充满活力的新北海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为举办国际珍珠节搭起与海内外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可乘势而上,借势发展,进一步加强北海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为北海带来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层次上扩大北海的对外开放。
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以珠为媒,以珍珠为平台,以南珠文化为主题,努力打造国际珍珠节节会品牌。与前三届国际珍珠节相比,第四届国际珍珠节采取了全新的办节和运作方式 ,尝试走一条“政府主办、企业承办、社会参与”的路子,即珍珠节由北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广西北生集团、北生药业股份公司全面承办,部分活动由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打破了过去历届珍珠节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运作模式,不仅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调集社会资源,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办节,真正使珍珠节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节日,成为全市人民欢乐喜庆的盛会,调动全市人民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北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去。北海人民和广大的投资商对举办国际珍珠节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纷纷以实际行动来参与和支持珍珠节,广西北生集团及其董事局主席何玉良先生以北海发展为己任,出资800万元承办这次珍珠节,发挥了表率作用,为珍珠节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更加新颖,更加吸引人,各种活动精彩纷呈。主要活动包括:
一是举行“同一首歌”走进北海大型文艺晚会,由中央电视台携手港、台、大陆两岸三地著名艺人和明星同台演出,群星闪耀,魅力四射,中央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全程转播,届时会有五至六万中外嘉宾与市民共享欢乐之夜,盛况空前,全国瞩目,这是继今年南宁国际民歌节后广西的又一次文化盛会;
二是举办北海进一步对外开放20周年成就巡回展,集中22辆彩车,以文字、图片、图表、实物和模型等形式,通过全城巡游的方式,全面展示北海对外开放20年来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是举办第17届世界模特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暨南珠形象小姐颁奖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五十名佳丽云集北海,争夺代表中国参加明年世界模特小姐国际总决赛的资格,并评选出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南珠形象小姐,海内外数十家卫视聚焦北海现场直播,吸引全球目光;
四是举办“2004年中国·北海国际珠宝交易会”,以“珠”为媒,以“珠”传情,以“珠”引商,将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珍珠、珠宝生产、加工企业到北海参展,同时举办中国第一本南珠专著《中国南珠》发行仪式、中国第一部南珠电视系列片《南珠春秋》首映仪式、首届北海珍珠产业发展论坛高峰会等,全力打造南珠世界品牌;
此外,还将举办外沙海鲜岛篝火狂欢夜、焰火晚会以及丰富多彩的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等,让中外嘉宾和全市人民充分感受珍珠节热烈、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北海国际珍珠节。
12月的北海,天高气爽,阳光明媚,花红树绿,瓜果飘香,在这美丽的日子里举办国际珍珠节,将吸引大批的中外嘉宾会聚北海,中央、自治区、国家各部委领导,西部各省区、国内外友好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政府的代表团,东盟国家、港澳地区的政府和商界代表团,海内外知名企业家和华人华侨社团将应邀参加这次盛会,届时将有1000多中外嘉宾云集北海,100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聚焦北海,参加北海进一步对外开放二十年庆祝活动,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珠宝展示交易、旅游观光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感受北海的发展前景和改革开放20年来的成果与变化,增进海内外对北海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扩大北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北海与海内外的交往、交流与合作,让北海走向世界。
|